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

恒基地產也退市?

由於恒基地產(00012)大股東李兆基頻頻在市場吸入其上市旗艦之股票,把控股權提升至72%以上,若再大手增持將抵觸街外流通股權須不少於25%的上市要求,市場因而揣測李氏有意把公司私有化。在本地與新鴻基地產(00016)及長實地產(01113)鼎足而立的恒地,見證了香港地產市場的多番起落,何以大股東竟在此時考慮退市?上市公司提出退市,原因當然是感到公司的上市地位已無大價值,如果連恒地這樣有「保育」價值的老牌藍籌股也退市,豈不令人唏噓!

上市公司如長期被市場低估,公司要以股本融資唯有供股一途,大股東或感歎公司上市多年仍如一個不能自立的孩子。恒地股價偏低,其實是本地地產股的共通之處,恒地若有退市之想,其他不少上市地產公司或有同感。不過,地產股被低估,有關上市公司的領導並非無責,因管理過份保守而缺乏進取的長遠目標,股價表現自難以發酵。客觀上,香港地產市場發展已近飽和,地產公司要保持穩定盈利增長與股本回報不易,即使樓價保持上升,但土地與建築成本亦必跟隨,更何況政府對發展商似乎越來越不「友善」,樓市若逆轉唯望自保。

香港的房屋問題須由公營與私營市場共同解決,政府爲收入較低下階層提供基本的住屋需要,而私人發展商則提供不同檔次的居所以滿足向上流的市民所需,香港的房屋政策過去一直強調私人發展商積極參與的重要性。政府對私人發展商不「友善」,也許是因爲社會有部份人經常把公私營市場的協作標籤爲「官商勾結」,公私營市場不幸地演變成對立。此外,政府一方面對樓價水平表態,另一方面卻爲土地拍賣設定「專業評估」的底價,發展商面對如此的矛盾唯一的對策是對增加土地儲備份外小心;最近政府招標出售元朗凹頭私人住宅用地,雖接獲來自各大發展商共10份標書,但最終無一被接納。

上屆政府賣地主要以「勾地表」制度進行,而本屆政府則轉爲以定期推出土地方式賣地,但不管以怎樣的方式推出土地,房屋市場若無私人發展商積極參與,政府又如何實踐長遠房屋政策?雖然恒地毅然退市的機會不大,但亦反映發展商對本地市場或有無心戀戰的心態。新地的大股東亦頗積極在市場吸納公司的股票,惟新地股價仍低殘;長地股價創分拆上市後新低,大股東卻不爲所動。香港的私人大地主雖或各有盤算,但最大目標應是釋放旗下股票的實在價值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